大河财立方《极刻》第1058篇配资资讯网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史冰倩 见习记者 郑棋文】8月30日,A股半年报披露正式收官,111家河南上市公司交出2025年中期“成绩单”。在这场期中大考中,河南板块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格局。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河南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087.74亿元,同比增长0.99%;实现归母净利润447.95亿元,同比增长39.83%;84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整个A股上市豫企的75.68%,另有27家公司亏损。
综合豫股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哪些豫股业绩表现亮眼?哪家豫股净利润大增17倍?谁亏损严重?谁偏爱分红?一文带你读懂。
13家豫股营收超百亿
洛阳钼业稳居榜首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数量较去年增加1家。其中,洛阳钼业、牧原股份、双汇发展依然稳居豫股营收前三名。
今年上半年,豫股营收王者的宝座依然花落洛阳钼业。上半年,洛阳钼业实现营收947.73亿元,同比下降7.83%。纵向对比来看,该期营业收入仅次于2024年同期,为历史第二高。归母净利润为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再创历史新高。
洛阳钼业半年报数据显示,其贸易板块营业收入为823.32亿元(不包括内部抵扣),同比下降11.44%。在矿山端,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94.02亿元,实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64%。
作为“营收亚军”,牧原股份上半年提交了一份堪称惊艳的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营收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归母净利润为105.30亿元,同比激增1169.77%,盈利规模也创下近5年新高。
业内人士分析,在上一轮猪周期的洗礼下,部分低效低质产能被市场淘汰,对于牧原股份这样具备成本领先优势的头部企业而言,是重大利好。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带动收入增长,同时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
两家豫股营收翻倍增长
超硬材料行业公司业绩普跌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河南111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占整个河南A股板块的54.95%。有两家豫股营收实现翻倍增长,分别为仕佳光子和新强联。
上半年,新强联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增长109.98%;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新强联表示,国内风电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直接拉动了相关核心零部件的市场需求。在盾构机、专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市场对高品质回转支承产品的需求始终保持稳定,为公司业务的多元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依托国内成熟完备的风电产业供应链体系,公司得以深度融入国内市场发展浪潮,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覆盖范围。
此外,还有50家豫股营收出现下降。记者梳理发现,四方达、惠丰钻石、力量钻石等超硬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超硬材料行业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结构性调整趋势,面临一定的周期性挑战和外部不确定性。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上半年金刚石微粉出口量、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均下降。面对行业发展现状,多家企业在半年报中披露,正加速转向功能性金刚石、培育钻石等高附加值领域。
牧原股份夺得豫股盈利王
84家豫股实现盈利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河南共84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总体数量的75.68%。其中,46家豫股归母净利润超1亿元,9家豫股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
从个股来看,牧原股份在连续三年失去“盈利王”宝座后,今年上半年以105.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再次重回巅峰,夺得豫股“盈利冠军”。
养猪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牧原股份在经历了2023年的年度亏损后,2024年扭亏为盈,并于2025年上半年取得近5年盈利规模新高。
洛阳钼业虽然丢失“盈利王”宝座,以86.71亿元位居豫股净利润第二名,但其盈利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8月28日,中创智领披露了更名后的首份半年报,凭借25.1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晋升豫股盈利第三名。公开资料显示,中创智领旗下有三大业务板块,煤机板块继续以“郑煤机”品牌深耕矿山装备,汽车零部件板块依托索恩格、亚新科掘金新能源汽车市场,工业智能板块则以恒达智控、数耘等品牌开拓数字化服务。
其中,煤机板块为中创智领贡献了近九成的净利润。报告期内,煤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同比增长3.51%;归母净利润22.41亿元,同比增长8.36%,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2025年上半年,有27家豫股出现亏损。其中,大有能源亏损最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8.51亿元,同比亏损增加3.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受煤炭市场供需宽松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下降,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显著下滑。大有能源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下行,公司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29%,导致当期利润同比增亏。
两家豫股净利润增长超10倍
8家豫股净利润翻倍
在盈利增长率方面,今年上半年,有62家豫股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仕佳光子和牧原股份为两只盈利十倍股。8家豫股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其中,中钢洛耐、新强联、豫能控股、光力科技、安阳钢铁5家公司同比扭亏为盈。
具体来看,仕佳光子凭借1712%的净利润增长率成为豫股中的一匹黑马。上半年,仕佳光子实现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121.12%;实现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71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增长12667.42%。
对于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指标增长原因,仕佳光子称,主要是受人工智能发展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竞争优势凸显,客户认可度提高;光芯片和器件、室内光缆和线缆高分子材料三类业务的相关产品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程度增长等因素影响。
此外,还有49家豫股出现净利润下滑。同样处于煤炭行业的郑州煤电业绩下滑严重,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下滑2256.69%至-2.24亿元。
上半年累计分红127.61亿元
16家豫股拟实施中期分红
近年来,在新“国九条”和现金分红新规等政策的引导下,提高投资者回报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必修课,我国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的新阶段。
2025上半年,豫股现金分红总额再创历史新高,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已有18家豫股披露分红方案(含一季度分红和中期分红),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127.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87亿元增加166.57%。
其中,龙佰集团和光力科技已实施分红。而在剩余16家拟实施中期分红的豫股中,牧原股份的分红金额最高。
根据分红计划,牧原股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含税),合计分红总额50.02亿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47.5%。
此外,2025年1月至6月牧原股份回购金额为11.1亿元,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61.12亿元,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58.04%。
除了牧原股份,河南中期分红金额超亿元的上市公司还有双汇发展、宇通客车、华兰生物、思维列控、华兰疫苗、蓝天燃气、平高电气、许继电气。
洛阳钼业等5家豫股现金余额超百亿元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衡量企业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账上充裕的现金是维持公司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一。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111家河南上市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了1932.15亿元,其中共有5家豫股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超100亿元。
从个股来看,在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排名中,洛阳钼业、中原证券、牧原股份位列前三,分别为291.91亿元、187.06亿元和164.01亿元。中粮资本和郑州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127.59亿元、123.11亿元。
此外,神火股份、中航光电、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神马股份、宇通客车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超50亿元。
与这些“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的企业相比,有些企业则处境尴尬。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不足1亿元的公司有22家,其中天马新材1407.83万元、同心传动1472.31万元,处于豫股排行末尾。
15家豫股资产负债率超70%
9家豫股应收账款超30亿元
资产负债率是指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一家公司负债的整体情况。一般来说,40%至60%的资产负债率是较为合适的区间。
整体来看,2025上半年,超1/3的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处于40%至60%区间内。此外,15家豫股的资产负债率超70%;众智科技4家豫股的资产负债率不到1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率的合理水平因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而异。如金融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比如银行保持在92%以下的行业适宜水平,可确保稳健运营和风险控制。而一些传统制造业可能倾向于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除资产负债外,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从豫股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来看,中航光电、中创智领、中原环保等10家豫股的应收账款超过30亿元。
6家豫股研发费用超5亿元
15家豫股研发占营收超10%
研发创新是实现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近年来,河南持续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多只豫股持续保持在研发领域的大力投入。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河南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此外,中航光电、中创智领、宇通客车、安阳钢铁、龙佰集团等5家公司研发费用均超过5亿元。
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来看,共有15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11家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不足1%。
其中,华兰疫苗最舍得投入研发,其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137.29%,稳居豫股第一。上半年华兰疫苗实现营收5996.18万元,研发费用为8232万元。
从行业来看,华兰生物、翔宇医疗、安图生物、拓新药业等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普遍较高。这反映出在竞争激烈的趋势下,研发投入已成为决定生物医药企业兴衰的核心变量之一。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配资资讯网
聚宝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